共生思想下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建筑改造实践张·雷设计研究的熙南里大师工作室 ​​胡任元 周凌 方茗 时代建筑2023年第4期
来源:公共建筑    发布时间:2024-01-22 06:46:35

  原标题:共生思想下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建筑改造实践张·雷设计研究的熙南里大师工作室 胡任元 周凌 方茗 时代建筑2023年第4期

  《时代建筑》从创刊伊始便以不同形式关注富有创意的中国当代建筑作品,我们坚持选择建成作品,关注其创新性和探索性,并重视其完成度和现场感受;坚持第三方评论为主,推动建筑评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每期作品栏目在作品选择上尝试走向设计探讨上有相对共性的可能性,在评论文章的作者的选择上,力求其研究背景与作品的设计探索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期更多地关注环境场域中的设计探索。胡任元、周凌、方茗讨论了张·雷设计研究的熙南里大师工作室设计中所呈现的共生思想,指出该作品呈现出对文脉、肌理、结构和空间的延续性的全面思考。朱亦民解读了非常建筑的春阳台艺文中心设计,指出建筑师通过探讨建筑自身的边界,来建立一种参与社会和文化的方式。闫超讨论了Höweler + Yoon建筑事务所的月门之桥所呈现的场域化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动态多变的人与水的关系。方茗、周凌、胡任元剖析了渡江胜利公园纪念建筑从历史、地景、场地和空间四个维度展开的设计探索。田瑞丰、徐好好讨论了迹·建筑事务所的海口江东寰岛实验学校设计中,所呈现的让校园成为教育学生“交往、成长、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场所的探究。宿新宝分享了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保护和再利用设计,指出其中的重点是将设计研究贯穿于保护工程的全过程中。叶长青、方华、沈济黄分享了三清山地质博物馆设计思考,指出这是关于“地形”与“状物”的双重讨论与构想。

  文章尝试从“共生”思想研究剖析建筑师张雷、雷晓华完成的熙南里大师工作室(原南京日报社地块)改造项目,从文脉、肌理、结构、空间和材料共生五个角度阐释了设计师的改造理念,以及对城市、文化、社会的理解与呼应。

  设计单位:张雷设计研究(南京)有限公司/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王亮、洪思遥、王赛施、李灏( 建筑) ;马海依、濮思睿、黄荣、骆甜甜、曹仪( 室内);赵敏、常成、连浩( 景观);方勇、朱旭荣、路媛、李均、黄凯、姚永生、刘彩琴、谷加雷、江宇鑫、胡研、邱月( 施工图)

  建筑师张雷与雷晓华主持设计的最新作品熙南里大师工作室,实际上代表着其建筑思想的一个完善和演进。20世纪90年代张雷先后接受了东南大学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的建筑学教育,回国后于2001年在南京大学成立了张雷建筑工作室,开始了他的建筑实践之旅。在过去的20年里,他致力于基本建筑的实践,强调在理性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思想框架内建立秩序,并确保功能与结构的合理性。[1-2]2021年,张雷邀请雷晓华联合创立了张·雷设计研究azLa,并在原南京日报社地块上改建了新的大师工作室。现如今,他们在基本建筑的基础上探讨“文化密码”理念,这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文化和人文内涵等要素添加到成熟设计经验中,而是需要放下设计师的本能直觉,专注于感受和捕捉项目所处时空的本质。

  [3]“基本建筑”和“文化密码”的内涵在熙南里大师工作室改造项目(图1~图3)上得到了充分印证, 也体现出“共生”的建筑思想。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最早将不一样的物种相互依赖、相互受益的一种生存状态称为“共生”[4],而城市与建筑也长期被视作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早在公元前380年,柏拉图(Plato)便将城市称为“巨大的人类”

  [5];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则用“身体”来类比不同时期西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6];美国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提出“有机建筑”的概念,总结生物学和建筑学的共通之处;[7]为了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萧条,20世纪60年代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Kenzo Tange)发起“新陈代谢运动”(Metabolism),阐述了动态的、有机的城市规划理念,将细胞更新等生物学理论融入建筑;[8-12]后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梳理总结出“共生”(Symbiosis)思想,其核心概念可以概括为:建筑元素理想地成为一直在变化的ECO的一部分,并与之和谐相处。[13-14]本文结合南京熙南里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这一特殊语境,从文脉、肌理、结构、空间与材料五个不同角度探讨作品在城市更新中的设计改造方法,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共生”理念。2. 改造前照片(绒庄街南侧视角)

  2.1 文脉共生:街区的历史与现状评事街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位于南京老城南北部,由中山南路、鼎新路、升州路、泥马巷围合而成,占地面积约为14.46 h

  m²。评事街过去叫习艺街,是老南京人拜师学艺进坊的集中地,明清时期是南京繁华的商业圈,清末至民国时期因战乱而逐渐衰落,形成大大小小的民居(图4~图6)。这里曾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建筑,比如府衙、学堂、学艺的地方、作坊、居民区,还有大户人家等等,文化人跟手艺人杂居在这里。明代绘制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生动地展现了陪都南京城中华门以西一带(现三山街附近)商业兴盛的场面,画上绘有沿河大大小小的街巷,109个店铺,1 000多个人物(图7)。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带仍以传统民居院落为主,白墙黛瓦、砖泥瓦巷,是一个有着独特金陵风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图5)。近年来,评事街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实施“渐进式”更新策略,集商业、工业、教育科研、居住小区等功能于一体,再现旧时《南都繁会图》的盛景。从建筑风格和年代来看,原南京日报社职工宿舍的近代风格与周边传统院落大相径庭,因此在建筑改造更新中很容易忽略其历史和文化价值。设计之初,建筑师并没有按照与周边保护类建筑风貌相统一的原则设计,而是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手法达到历史与文脉的协调共生,同时也保护了历史街区的独特魅力,延续了文化传承。不同年代的建筑在熙南里的交织更加印证了从古至今这一片区的发展与繁荣, 是体现评事街历史街区深厚文脉的“时间脉络”,体现了“共生”思想中历史与现代的共存。

  除了对街区风貌的呼应,建筑师在设计初期还考虑了延续历史地段的形态肌理。原南京日报社地块位于大板巷街区北侧,紧邻绒庄街和平章巷,东南侧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故居”,总占地约1764

  m²,属于熙南里四期改造工程的一部分。从1927年南京市航拍图以及1936年南京市地籍图显而易见,民国时期评事街一带被划分为小型居住地块,大部分建筑面宽窄,进深长,短边朝向东西向道路,也有部分建筑沿南北向街巷布置(图4、图5)。

  [15]20世纪70年代末,这里曾是南京工艺铝制品厂的生产厂房, 90年代初又改造成南京日报社职工宿舍,后被弃置多年(图2)。在2021年,建筑师对原南京日报社地块进行了设计改造,将这里打造成熙南里大师工作室和公共文化空间(图8~图10),保持了南京老城南的街巷肌理,在原址原尺度上赋予该建筑新的活力(图11、图12)。8. 东北侧街景

  此次改造除了保留平面上的原有肌理,也对建筑高度进行了控制,设计按照之前的建筑层数(南楼4层,北楼5层)布置设计工作室和公共服务功能,尽可能不破坏地块的尺度。虽然建筑在改造更新过程中沿用了之前的肌理尺度,但建筑师拆除了原建筑东侧围墙和院门门楼,将一个内向封闭的院落转化成直接面对历史街区,以南、北、西三面围合的公共开放空间。中央庭院正对着东侧的绒庄街,一片红台阶展示出这个街区城市客厅和活力场所的开放氛围,巧妙地改变了市民及游客的空间体验。

  历史文化街区的“旧肌理”的自然生长性,是当地市民在长年累月的使用中逐步形成的,已经适应了外部生态的一直在变化。因此,在人的尺度上,它更加贴合人的行为模式和观感体验,是合理的,也是更容易被接受的。熙南里大师工作室的改造严控了原肌理尺度,并用最简单的方式改变了场地性质:从私密性转向公共性,让路过的人同时感受到熟悉与陌生,完成了“共生”思想中内与外的交融(图13~图15)。

  受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原南京日报社职工宿舍建造相对简陋,由砖墙、砖柱以及局部混凝土梁柱承重,如今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改造前3.3 m的小跨度和承重墙已不足以满足现代开放式办公和公共展厅的空间需求,要重新调整和加固其结构,并拆除部分内隔墙,以重新分配空间功能。建筑师首先梳理了原建筑轴网,将砖芯保留在砖柱原来的位置,在其周围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框架柱,并在原承重墙两侧添加混凝土梁形成双夹梁,梁底及侧面还粘贴了碳纤维布进行加强处理,以满足增加的荷载需求(图26)。

  [3]改造方案巧妙地将小开间砖混结构转换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拆除了住宅单元隔墙形成大开敞空间,室内空间布局也灵活性更好,视线也更通透。

  [16],从整体空间营造到各层平面布局,均体现出建筑师对建筑开放性和私密性的把控。位于大师工作室南北楼一二层的公共服务空间,以及连接两栋楼的室外活动平台,均满足实用性与生态学功能需求,成为该建筑“共生空间”的典型。

  南北楼底层布置的设计展厅、主题设计美术馆及美学餐吧,消除了建筑与街区间的边界感和距离感,方便人们自由出入。二层可通过南侧户外的旋转楼梯或室内游览路线抵达,中间则共同连接着室外大平台(金陵舞台)。该层的主要景观视线朝东面打开,东立面采用大玻璃窗口与街区进行互动,人类能从设计共享空间观赏到熙南里街区的场景,形成生动的对景效果(图12)。三层及以上主要为设计师的办公和会议空间,保证了使用空间相对独立。同时,南、北、西三面围合的院子里增加的红色大台阶,串联了南北两栋楼,也作为大板巷商业街与大师工作室共生的过渡空间,即“灰空间”,藏在绒庄街隐蔽的视野内,给过往行人带来了空间上的吸引力(图24)。如今,大台阶慢慢的变成了市民驻足参观、“网红”打卡拍照的场所,其下部空间还藏有大师工作室美术馆,是一处公众参与度较高,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公共空间。可以说,整个熙南里大师工作室的空间诠释了“共生”的生态理论,体现出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内与外的互动。

  除了上述提到的内部结构与空间的转换,大师工作室设计之初时,建筑师提出了“文化密码”这一新的设计理念,即“在群体共识的基础上捕捉不为人知的规律”。整个改造并没有刻意强调文化内涵,将建筑按照晚清或20世纪末的建筑样式去修缮,而是结合市民最基本的记忆去打造一个现代办公和公共场所。当人们经过工作室的时候,第一印象这里是一个现代建筑,但仔细品味又感觉与整个熙南里风貌相得益彰。建筑选用清水混凝土和浅灰色陶砖幕墙作为外立面材料,与整体灰白环境相协调,而红色大台阶则呼应了街区中的木色元素,建筑师用这种和而不同的方式将大师工作室融入评事街风貌区的营造文脉之中(图13、图27)。

  [17]东立面采用陶砖幕墙与熙南里民居院落进行内外互动,这一想法源自日报社的活字印刷技术,也是大师工作室设置的“文化密码”。陶砖幕墙中的花格窗类似“甘熙宅第”围墙上的漏窗,将室内外连接起来,丰富了街区的空间渗透性和层次感,无论近看还是远看都能通过视线移动和角度变化而展现出不同景观效果。陶砖幕墙与砖的结合折射出“共生”思想中人类与技术的调和、历史与现代的共存、自然与建筑的连续。

  “共生”思想由来已久,早期很多学者把城市与建筑比作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将建筑学与生物学上的一些特性划上“等号”,长期以来也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概念,近年来因黑川等一代建筑师的光环褪去,不再是理论焦点已经有段时间了。随着2022年中银胶囊塔被拆除,文化、生态、建筑再生等问题又重新成为21世纪的重要议题。共生思想,是对现代主义线性进化论和西方现代文化的批判性反思,在中国大规模城市更新活动与历史悠远长久的文化脉络背景下,又显示出一番重要意义。张雷与雷晓华用“基本建筑”与“文化密码”两个概念完成了熙南里大师工作室的设计,改造后各楼层贯通交错,功能多元,是一个建筑元素与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半透明体”(图28)。本文提供了一种对待传统的批判性继承的态度,结合南京熙南里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自身的特点与语境,总结出熙南里大师工作室所蕴含的五个“共生”思想:第一,文脉共生;第二,肌理共生;第三,结构共生;第四,空间共生;第五,材料共生。这五个共生思想,同样适用于对各类城市更新创新实践的考察和评判。此作品呈现出对文脉延续性、肌理延续性、结构延续性、空间延续性与材料延续性的全面思考,其中的共生思想,调和历史,面对未来。类似南京日报社职工宿舍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旧建筑”,经过改造更新也能融入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中,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内在驱动力。

  [1]王铠,张雷.工匠建筑学:五个人的城乡: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乡村实践[J].时代建筑,2019(1):28-33.[2] 张雷.对立统一: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四号住宅设计[J].建筑学报,2012(11):55-57.

  [3] 戚威,洪思遥,张雷.历史风貌区“旧建筑”场所更新:熙南里大师工作室(原南京日报社地块)改造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2022(10):48-51.

  [4] 赛尔江·哈力克.从“传统空间”到“共生生态空间”东庄西域建筑馆设计[J]. 时代建筑,2017(6):128-133.

  [5] 潘鑫晨,李智兴,肖奕萱,等. 基于生物共生思想的可持续建筑规划设计与技术探析[J]. 华中建筑,2022,40(08):5-10.

  [6]理查德·桑内特. 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M]. 黄煜文,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 彭怒.美国的有机建筑及有机建筑释义[J].时代建筑,1996(4):52-56.

  [8] 林中杰. 丹下健三与新陈代谢运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9] 丁力扬. 新陈代谢运动的历史再定位:评《丹下健三与新陈代谢运动:现代日本城市乌托邦》[J]. 时代建筑,2011(1):172-174.

  [10]菊竹清训.城市规划与现代建筑[M]. 安怀起,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7.

  [11] 任毅力,黎启国.菊竹清训和他的海上城市[J]. 华中建筑,2021,39(8):117-120.

  [12] 钱晨,余梓梁. 中银胶囊大厦遗产的存续与活用:一场持续的新陈代谢运动[J]. 建筑遗产,2023(1):76-87.

  [13] 于爽,译.黑川纪章[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49.

  [14] 郭屹民. 纪念黑川纪章 从城市的“共生”到社会的“和谐”[J]. 时代建筑,2007(6):5.

  [15] 董亦楠,韩冬青. 历史地段保护再生实践中的地块分级——以南京小西湖街区为例[J]. 建筑师,2022(2):55-61.

  [16] 刘刊,陈瑾羲. 叠合、杂糅与共生之下深圳南头杂交楼的城村之策[J]. 时代建筑,2022(5):92-103.

  如有需要,可扫描下图二维码购买《时代建筑》电子版或纸质版(购买纸质版请标注具体期数)电子版

  纸质版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23年第4期 城/ 村共生:南头实验及其迭代 胡任元、周凌、方茗琼《共生思想下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建筑改造实践张·雷设计研究的熙南里大师工作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者简介:胡任元,男,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研究生;周凌(通讯作者),男,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董事长;方茗,女,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研究生

  任元、周凌、方茗.共生思想下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建筑改造实践:张·雷设计研究的熙南里大师工作室[J].时代建筑,2023(4):80-87.

  [2] 朱亦民.语言、迷宫与手:解读春阳台艺文中心[J].时代建筑,2023(4):88-97.

  [4] 方茗、周凌、胡任元.长江边的“地景”:渡江胜利公园纪念建筑规划设计[J].时代建筑,2023(4):104-109.

  [5] 田瑞丰、徐好好.如何做一个学校:迹·建筑事务所的海口江东寰岛实验学校设计讨论[J].时代建筑,2023(4):110-119.

  [6] 宿新宝.面向未来的遗产: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保护和再利用设计[J].时代建筑,2023(4):120-125.

  [7] 叶长青、方华、沈济黄.三清山地质博物馆设计思考[J].时代建筑,2023(4):126-131.



上一篇:商业设计:商业街区设计的痛点 下一篇:三门峡市打造青龙涧河特色文化商业街区
推荐查看